【编者按】
1972年9月29日,中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完成了两国邦交正常化。
五十载冷暖崎岖,半世纪沧桑剧变。一同的回忆、特别的联合、继续的接力,过往的中日友爱瞬间,观照着当下时代激流里的行与思。
汹涌新闻联合我国公共交际协会,推出“50年50人”专题报导,对话50载中日联系的刻画者、开拓者、践行者,展望未来全球变局下中日联系“下一个50年”。
“一支笔与一把剪刀”,是程永华对日交际生计的起点。1973年,程永华作为新我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来到日本,累计在日本学习、作业30年,遍访日本47个都道府县,见证了中日联系展开和日本社会变迁。
9年3个月,是程永华创下的我国驻日大使最长任期的纪录。在这期间,中日联系一度堕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严峻形势,终究山穷水尽。程永华则用16字来回忆这段难忘的一线作业阅历——波澜崎岖、转弯抹角、爬坡过坎、重回正轨。
2019年5月卸职我国驻日本大使,为程永华40余年的交际作业画上句点。退休后,程永华踏上了促进中日民间平和、友爱的新征途。作为中日友爱协会常务副会长,他将连续两国民间沟通的传统,带着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联系阅历与才智的总结,为增进中日民众的互相了解与友爱爱情做出新奉献。
三十载见证中日联系变迁
汹涌新闻:从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您作为新我国第一批公派赴日的留学生算起,您在日本学习和作业逾越30年,见证了中日联系的变迁。在这一进程中,您对日本的形象产生了怎样的改动?您又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对日交际的路途?
程永华:本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回想起来,这关于我的人生恰恰也是很值得纪念的一年。1972年,我很幸运地经过选考成为交际部出国学员。在其时特别的时代可以成为一名交际部的出国学员,这是很可贵的阅历。
从在日本留学的阅历算起,我在日本的时刻前前后后正好是30年,在这一期间我也见证、阅历了日本展开的整个进程,以及中日联系这50年来的风风雨雨。
就对日本的形象而言,1973年的日本现已是兴旺国家了:楼房树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新干线)……呈现出一派很兴旺的现象,刚到日本时很有感触。
但从日本经济展开的进程来讲,我也阅历了日本高速增加之后的“硬着陆”阶段。这首要是遭到第一次石油危机、“尼克松冲击”(编注:指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于1971年采纳的一系列经济办法)、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定、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幻灭等一系列作业的影响,日本经济遭到了冲击。
和日本比较,咱们国家特别是改革敞开往后,在一些范畴的展开速度快、质量高,现已逾越日本。不过,日本经济也有其特征,它的根底厚实、科技力气较为雄厚,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方面做得很有特征。
至于从事对日交际作业的关键,留学日本之后,1977年,我就留在我国驻日本大使馆作业。其时的状况下,没有人教(怎样展开作业),便是跟着老同志学,眼睛看着,手底下跟着学。比方,最简略的便是,“一支笔、一把剪刀,开端作业”。现在都是电脑处理作业了,但那时分的作业只需一支笔,在报纸上搜索各式各样的信息,再把需求的内容用剪刀裁下来留存。我对日本展开调研、了解日本的状况就从这儿开端。
除此之外,咱们也跟着老同志出去,与日本政界、经济界、文化界的朋友沟通。在这个进程中,和老同志学习怎样展开对交际流。1978年邓小平同志访日是一个重要的机会,那是新我国领导人第一次对日本进行拜访。我其时有幸作为邓小平同志身边的一名联络员,从事准备日程、礼宾等方面的作业。
之后,中日之间的高层来往等多种类型的来往越来越多,我也跟着去体会、学习领导人的战略思想、对日方针的考虑,逐步充沛自己,就这样一步步地在对日交际的路途上走到现在。
汹涌新闻:您自2010年2月担任驻日大使以来,任职逾越9年,成为任期时刻最长的驻日全权大使。在这期间,中日联系历经崎岖,甚至一度面临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严峻形势”。现在,来到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重要节点,您会怎样归纳担任驻日大使的这9年3个月的阅历?
程永华:关于我任驻日本大使9年3个月这段阅历,我从前用几个词来归纳:波澜崎岖、转弯抹角、爬坡过坎、重回正轨。
从我2010年2月任我国驻日大使,一向到2019年5月卸职,我自己在一线作业的体会是,前三分之二的时刻大概是归于“严峻、困难”的时期,到后边三分之一的时刻两国联系开端转向改进。
特别是对2012年前后那段时刻产生的作业,咱们将之定位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严峻形势”“最困难时期”。那种严峻的气氛没有在现场阅历的人很难幻想的。可是经过中心的决议方案、前后各方的尽力,最终使得中日联系重回正轨,日渐改进。
这一期间,中日呈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触及前史、疆域主权、对我国展开怎样认知和定位等。问题背面的深层原因是2010年我国GDP逾越日本往后,日本对我国的心情、方针产生了全体性改动,也可以说日本没有可以及时调整到位。
环绕中日之间产生的抵触,2014年11月7日,经过多轮密布的商量,两边就处理和改进中日联系达成了四点准则一致,其中心是经过管控不合,对话处理前史、疆域主权等问题。之后,2016年9月,习主席和其时的日本首相安倍在杭州接见会面,经过两边领导人的决议方案,两国联系开端一步步地走向改进。这个期间的阅历教训值得罗致,最终所取得的作用也值得爱惜。
作为我国驻日本的大使,我在一线阅历了两国联系的改动,我有几点感触:要坚定地保护国家权益,保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展开利益;一同,要着眼交际全局,着眼中日联系全局;要敢于奋斗、长于奋斗,一同考虑怎样克服困难,处理其时的问题。
新征途续写民间交际传统
汹涌新闻:您从一名致力于中日联系的交际官,到现在担任中日友爱协会常务副会长,推动两国民间交际。您怎样看待这一身份改动?在您看来,相较于官方交际途径,展开民间交际有哪些特征?
程永华:在我担任交际官的大多数时刻里,都是从政府层面从事对日本的作业。2019年5月份离任回国,完毕了我的交际官的生计。2020年开端担任我国日本友爱协会常务副会长,这是一个身份的改动,一同对我来说也是新的任务和征途。我乐意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中日联系、两国的民间交际作业做出一份奉献。
中日友爱协会是一个前史悠久、根底深沉,有着优良传统的集体。该协会是1963年经过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辅导建立起来的一个对日从事民间沟通的集体,首任会长是廖承志先生,从事对日交际方面作业的人都亲热地称他为“廖公”。
实际上,对日的民间交际绘声绘色,很有传统,在中日友协建立之前便开端了。50时代初,日本就有国会议员访华;1954年,其时的我国红十字会会长李德全女士带队拜访日本,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访日代表团。在中日两国官方没有直接来往的状况下,两国民间沟通现已较为活泼。
到中日邦交正常化往后,甚至在中日联系的困难时期,两国的民间交际一向没有中止,一向在继续。关于我来说,中日友协的岗位是新岗位,但我对这个作业并不生疏。我在我国驻日本使馆展开交际作业期间,也从事了许多民间沟通的作业,我也乐意运用这些阅历推动中日之间的友爱来往。
汹涌新闻:多年来,咱们对中日两国民众友爱的力气深有感触。例如,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日本最早运送医疗物资到我国,两国互相支持;日本2011年“3·11”大地震产生后,我国驻日本大使馆的作业人员第一时刻赶赴灾区,帮忙当地救灾。而您自己更是先后“五进”灾区协助。您以为,这些友爱的阅历在两国联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程永华:中日民众之间的沟通与友爱爱情,现已深植于两国民众心中,其根底是深沉且结实的。
在产生地震、疫情等紧急状况时,中日两国作为邻里互帮互助。比方,新冠疫情产生之后,日本的医疗物资最早抵达我国。我记住其时100万只口罩在2020年正月初一当天就已抵达成都,随后转运至武汉。在这一进程中,日本各个集体、企业,特别是友爱城市向中方供给了许多的医疗物资。一个多月之后,日本的疫情开端爆发,中方友爱集体也在加倍地援助日本。
日本“3·11”大地震也是让我毕生难忘的一个严重作业。其时产生了9.0级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又导致了核泄漏事端。面临“三灾并发”的严重灾情,咱们驻日本大使馆与接近的总领馆,一同坚守岗位,一方面了解灾情展开,救助咱们的侨民;另一方面,帮忙日方抗击灾情。在这一进程中,咱们的救援队最早抵达重灾区,最终撤离,取得许多好评。地震重灾区大船渡市市长屡次表达对我国救援队的感谢。2012年头,其时的明仁天皇也对我国政府和公民帮忙日本抗击灾情表达了感谢。
当然,两国民众之间的协助是互相的。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产生后,日本救援队也是最早进入灾区援助,给我国带来了大批救援物资。
虽然两国的政治联系会呈现一些负面要素或许动摇,但民众之间的沟通是继续不断的,这种好的传统应该继续发扬下去。最近的一个比如是,在东京奥运会期间,女子游水竞赛完毕后,我国选手张雨霏与打败白血病的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拥抱,并送上了祝愿。
汹涌新闻:不过,也有民调显现,中日两国民众全体的友爱程度在近年处于低点。您怎样看待此类民调?数据背面是哪些深层次原因所造成的?在缓解两国民众对互相的负面心情方面,您有哪些阅历可以共享?
程永华:民调效果咱们要注重,一同也要留意剖析。虽然民调能从旁边面反映民众之间的好感度或是民意趋向,但却不能完整地反映民意。民调的问题设置、发布时刻的挑选,都会影响民调效果。近一两年,中日民众对对方的好感度显着下降,这也反映了中日联系其时的气氛。
我在一线担任我国驻日本大使期间,也在考虑应该怎样看待此类民调。查询发现,查询方针的年龄段对民调效果有所影响。假如将参加查询的集体依照年龄层区分,就会发现60岁左右的日自己对我国的好感度最低,而20岁左右的年青人对华好感度相对高一些。
这一现状背面有必定布景要素,经过我在一线和日自己的触摸和来往,发现70岁至80岁左右的日自己较为了解日本军国主义曩昔侵犯我国的前史,他们对我国有一种前史负罪感;相较之下,60岁左右的人恰恰是在日本高速增加阶段生长起来的一批人。1968年,日本GDP逾越其时的联邦德国,成为国际第二。在其时的气氛下生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对外界的感触和思想或许会影响其一生。
而与60岁左右的日自己比较,日本20岁左右的年青人(思想上)没有“包袱”。他们承受信息的途径更为广泛,例如有人在和我国留学生触摸进程中,会发现我国年青人很敞开,思想很活泼,知识面也很宽,他们也看到了我国的快速展开,也更乐意了解我国。
除了不同年龄层对民调效果的影响,承受信息的途径也影响着民调效果。“北京-东京论坛”发布的民调也显现,日本的受众承受信息的途径首要是干流媒体,这一份额高于我国的受众。也便是说,(日本)民众对我国的认知首要来自日本电视、报纸的报导。
据我了解,日本的一些家庭主妇,每天早上处理完家过后一般会翻开电视。而早上9点到10点前后的电视新闻,许多内容都是无端炒作,因而也影响了一批人。在我离任前的那几年,跟着中日联系的改进,日本媒体的言辞环境也开端变好。但这一两年,跟着政府方针的改动,日本媒体的负面炒作也开端增多。所以,日本媒体的负面报导,加上一些政治家的方针建议,以及日本政府的方针取向,形成了一个负面的循环。
针对上述民调状况,咱们要研讨怎样应对。首要,要多沟通。让日本民众,特别是年青人多了解我国的一手状况。我去日本各地拜访的时分,根本都要安排一场讲演,有时面临大学生,有时是到当地议会、经济界、媒体界,向他们介绍我国的国情和方针建议。
此外,咱们还要鼓舞更多日自己到我国拜访。在2012年左右,因为中日联系面临严峻形势,两国政府之间官方、固定的大学生沟通中止。从我国驻日大使馆的视点来说,此类沟通的中止对中日联系久远展开来说是晦气的。所以,我国驻日大使馆从2014年开端测验安排中日大学生之间的沟通活动,并逐步扩展沟通规划。
2017年、2018年,我国驻日本大使馆与北京大学协作,安排了中日大学生千人沟通大会。活动期间,两国学生可以自在沟通、操练书法、观赏实验室、在学生食堂吃饭,最终呈现的作用很好。这就阐明只需沟通,就能增进了解,增进日本民众对我国的好感,也有利于中日友爱协作展开。
汹涌新闻:从久远来看,展开中日友爱新生力气,是咱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对此,中日友协是否有一些详细的主意和方案?关于那些致力于促进中日联系的年青一代,您有什么寄语与等待?
程永华:中日友协作为两国展开民间沟通的首要途径,是中日人文沟通商量机制的重要成员单位,也参加了中日青少年修学游览等机制。但惋惜的是,疫情产生往后,两国民众面临面的沟通根本中止,中日友协与日方对口单位、友爱集体只能经过展开线上会议进行沟通。在疫情完毕之后,中日友协期望赶快康复两国青年之间的面临面沟通。
年青一代对外界的感触才能最强,承受新信息的才能也最强。期望两国年青人的来往,可以让他们愈加认清中日联系以及邦邻友爱协作的重要性。一同,等待两国青年人能经过多种途径沟通,了解第一手信息,增进对互相国家的友爱爱情与互相了解,这样有助于往后两国的沟通、协作,也有利于中日友爱的久远展开。
保护中日协作的大方向对两国有利
汹涌新闻:您之前说到,在您担任大使的最终几年,中日联系一向处于改进进程中。安身当下,您以为现在的中日联系相较于您驻日后期产生了哪些改动?怎样看待近期日本国内的一系列变化?
程永华:的确,我离任往后的这三年,特别是最近两年,中日联系又产生了一些从我个人层面来说不肯看到的趋向。
我离任的时分,中日联系处于改进向好的气势,两边其时现已商定咱们的最高领导人对日本进行国事拜访。后来,跟着疫情的展开,高层沟通中止,两国联系傍边的一些负面声响,特别是日本方面针对我国的一些负面声响在上升。最近,晦气于中日联系展开的一些负面要素也在增多,这是令人惋惜的。
举例来说,近年来,在日本简直听不到“我国的展开对日本是机会”这样的话;也没有人提及中日之间第四个政治文件中《中日关于全面推动战略互利联系的联合声明》所包含的“全面推动战略互利联系”“两国互为协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等内容。
这实际上也反映了日本对华认知的一个过错方面。从表象上看,这儿面既触及到前史问题,也触及到一些实际的不合、纠葛。此外,这或许也满意了日本国内方针的需求,经过对外找个托言,炒作“我国威胁论”等,推动其所谓“修宪”、扩军等方针。
一同,日本也更贴靠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涉台、涉港、涉疆等问题上的态度,跟风炒作。特别是在佩洛西窜访台湾,大陆方面采纳反制办法之后,日本政府跟从美国西方等宣布声明,这归于一种自动“选边站”的做法。晦气于中日联系的健康展开。
日本需求考虑的是:一个怎样的我国对日本有利?一个紊乱、动乱、落后的我国对日本有利,仍是一个安稳、展开、昌盛的我国对日本有利?日本作为一个亚洲国家,要镇定、客观认清大的形势,处理好与我国以及其他亚洲邦邻的联系,不要做火中取栗的作业。
汹涌新闻:8月初,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之后,中日两边在台湾问题、台海形势上存在一些争辩。您怎样看待台湾问题在两国联系中的方位?
程永华:妥善处理涉台的问题,是中日联系中的一个灵敏问题,也是保护中日联系健康安稳展开的一个根本准则。这实际上是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以及尔后中日四个政治文件中都有明确规则的。
日本政府其时慎重表态,供认中华公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我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也充沛了解和尊重台湾是中华公民共和国疆域一部分的态度。一同,日本政府遵从《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态度(编注:第八条明确规则,有必要实行《开罗宣言》各项规则,即日本有必要返还不合法侵吞的他国疆域,一同,本条还明确规则了日本合法疆域规模)。
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年日本逐步曲解、过错地解说与台湾所谓的非官方联系。咱们对此要保持警惕,特别是考虑到日本对台湾曾有过50年的殖民统治,咱们更要留意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言辞和举动。
这一两年,日本方面有一些政客在台湾问题上作过出格的表态,甚至宣称“台湾有事,便是日本有事”,这违反了中日联系中的规则和准则。包含在佩洛西窜台之后,针对我国大陆方面采纳的反制办法,日本还跟风美国等西方国家,宣布七国集团外长涉台声明等。这是令人惋惜和愤慨的。作为一名对日交际作业者,我规劝日方不要火中取栗,不要在过错的路途上越走越远。
汹涌新闻:您常常说到,中日互为“搬不走的重要街坊”。根据您展开对日交际的阅历和才智,面向中日来往的下一个50年,您以为两国应该怎样应对双边联系中的应战,扩展一同利益?
程永华:我常常说中日是搬不走的街坊,这是一个根本客观存在。一同,中日联系关于中日两国都很重要,这也是一个客观存在。我曾在离任招待会上说过,不管你喜爱与否,中日联系的重要性都不会改动。
回过头来看,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来的进程并非平整、顺利,但作用丰盛、明显,值得爱惜。展望往后的50年,中日联系或许也会呈现曲折,关键是怎样应对。中日之间有一句话叫作“和则两利,斗则俱伤”。所以,我也期望日本各界充沛地认识到,和中方相向而行,保护好中日友爱协作的大方向,对中日两国有利、对两国公民有利,对亚洲甚至国际的昌盛都是有利的。
【人物简介】
程永华,生于1954年,吉林人,现任中日友爱协会常务副会长。1973年,程永华作为中华公民共和国第一批赴日留学生到日本肄业,总共在日本学习和作业了30年,见证了中日联系的展开和日本社会的变迁。40余载交际生计,程永华曾长时刻在我国驻日本大使馆作业,也曾担任过交际部亚洲司副司长、我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我国驻韩国大使。2010年,程永华出任我国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2019年卸职,是任职时刻最长的我国驻日本大使。
来历:汹涌新闻客户端
流程修改:tf008